AIGC音频工具AI音乐生成

AI Make Song

“简单、快速、多场景” 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双模式生成系统与多功能工具矩阵,降低音乐创作的技术与成本门槛,成为连接普通用户与音乐产业的桥梁。其免费版吸引海量流量,付费版满足...

标签:
d.design
tusi

一、AI Make Song定位与核心价值

  • AI Make Song(https://www.aimakesong.com/zh-CN 是一款主打 “零门槛、全场景” 的 AI 音乐生成平台,致力于通过智能技术让任何人都能快速创作个性化音乐,覆盖从灵感捕捉到成品输出的全流程。其核心优势在于双模式输入(文本 / 歌词转音乐)多语言支持商业友好的版权体系,精准服务音乐爱好者、内容创作者、广告从业者及教育者,实现 “用文字创造音乐” 的普惠目标。平台累计生成超百万首原创音乐,用户覆盖全球 20 + 国家,满意度达 95% 以上。

二、核心功能模块:全链路音乐创作工具集

1. 双模式音乐生成系统

  • 文本转音乐(创意驱动)
    • 输入歌曲描述(如 “清晨的森林,钢琴与小提琴合奏,舒缓的流行曲风”),AI 自动解析关键词,生成包含旋律、编曲、乐器组合的完整曲目(1-3 分钟)。
    • 支持自定义参数:声音类型(男声 / 女声 / 纯乐器)、音乐风格(超 30 种,如电子、古典、雷鬼、民谣)、BPM(60-160)及情绪标签(欢快 / 悲伤 / 激励),生成结果支持实时试听与 3 次免费 “再生”(获取不同变体)。
  • 歌词转音乐(词曲协同)
    • 输入现有歌词或使用 AI 歌词生成器创作歌词(支持主题关键词,如 “城市孤独”“爱情誓言”),AI 匹配旋律走向与押韵节奏,生成带有人声的完整歌曲。
    • 特色功能:“歌词优化” 自动调整词句长度以适配旋律,“风格迁移” 可将同一歌词转为不同曲风(如将流行歌词转为摇滚版)。

2. 多功能辅助工具

  • AI 歌词生成器
    • 基于 NLP 技术,输入主题或情绪(如 “海边日落”“青春回忆”),生成包含主歌、副歌、桥段的完整歌词,支持押韵格式(AABB/ABAB)和语言风格(诗意 / 叙事 / 说唱)选择,输出结果可直接用于歌曲生成或二次创作。
  • 免费人声移除工具
    • 上传本地音频文件(MP3/WAV),AI 快速分离人声与伴奏,分离度达 85% 以上,生成的伴奏可用于卡拉 OK、混音再创作或提取乐器素材,免费版每日支持 3 次处理,付费版无限次使用。
  • 器乐音乐生成器
    • 专注纯音乐创作,支持 “简易模式”(文本描述直接生成)和 “定制模式”(手动选择乐器组合,如 “吉他 + 口琴”“合成器 + 鼓机”),适合制作短视频 BGM、游戏环境音效或冥想音乐。

3. 创作生态与社区

  • 作品探索平台:用户可浏览全球创作者生成的音乐,按风格、情绪或语言筛选,获取灵感或合作机会,形成 UGC 内容生态。
  • 多语言支持:支持中文、英文、西班牙语等 10 + 语言输入,尤其针对中文歌词优化平仄韵律,生成人声更贴合汉语发音特点。

三、用户生态与典型应用场景

1. 核心用户群体

  • 音乐爱好者与新手
    • 痛点:无乐理基础,渴望低成本尝试创作。
    • 应用:通过文本描述生成个人首支原创歌曲,使用 AI 歌词生成器完成填词,搭配人声移除工具制作翻唱伴奏,实现 “从零到作品” 的闭环。
  • 内容创作者(短视频 / 游戏 / 播客)
    • 痛点:快速获取免版权音乐,适配平台需求。
    • 案例:TikTok 创作者输入 “卡点 + 电子风” 生成 15 秒 BGM,播放量提升 30%;独立游戏开发者用 “悬疑 + 合成器” 生成解谜关卡配乐,成本较传统外包降低 70%。
  • 商业与广告场景
    • 中小企业制作品牌广告歌,输入 “活力 + 促销” 关键词生成定制音乐;播客主用 “温暖 + 钢琴” 生成片头主题曲,提升节目辨识度。
  • 教育与创作辅助
    • 音乐教师通过生成不同风格曲目讲解乐理;词曲作者用 AI 歌词生成器突破灵感瓶颈,获取押韵建议后二次创作。

2. 使用流程(三步极简法)

  1. 输入创意:选择 “文本转音乐” 或 “歌词转音乐”,填写描述 / 歌词、声音类型、风格(如 “歌词转音乐:输入中文说唱歌词,选择男声、嘻哈风格”)。
  2. AI 生成:点击 “生成”,等待 1-2 分钟,AI 同步输出音频文件、歌词文本及乐器分轨预览(付费版可见)。
  3. 下载与处理:免费版下载 MP3 格式(320kbps),付费版解锁 WAV 无损格式、人声 / 伴奏分离文件,支持直接用于商业发布或进一步编辑。

四、商业模式:免费基础 + 阶梯付费

1. 免费版

  • 功能权限
    • 每日 5 次免费生成积分(24 小时重置),支持基础风格(10 种)、1-2 分钟曲目、MP3 下载(320kbps)。
    • 免费使用 AI 歌词生成器、人声移除工具(每日 3 次),生成内容临时存储 1 天(过期删除),仅限个人非商业使用。

2. 付费计划

  • 基础版(7.3 美元 / 月,年付)
    • 权益:年享 1200 积分(约每日 3.3 次)、高质量无损下载(WAV)、商业许可证(可用于短视频盈利、广告配乐)、30 天云存储,适合中小创作者。
  • 高级版(11.93 美元 / 月,年付)
    • 权益:年享 10800 积分(约每日 30 次)、优先生成队列、同时运行 2 个任务、365 天云存储,支持团队协作与高频使用。
  • 无限版(31.6 美元 / 月,年付)
    • 权益:每月无限积分、4 任务并行处理、无限云存储、专属技术支持,适合职业音乐人及企业级用户。

3. 盈利逻辑

  • 核心收入来自付费积分与订阅,通过差异化权益(如无损音质、商业许可)吸引从个人到企业的全层级用户;
  • 未来计划拓展 API 接口服务(如为音乐平台提供批量生成功能)及版权交易市场,构建 “创作 – 发行 – 变现” 闭环。

五、技术优势与产品特色

1. 技术亮点

  • 多模态生成算法:整合自然语言处理(NLP)与音乐生成模型(如 GPT-4 Music 变种),实现文本 / 歌词到音乐结构(和弦、节奏、编曲)的精准映射,中文场景下歌词与旋律的匹配度达 90% 以上。
  • 人声分离技术:采用改进的 Demucs 算法,在复杂编曲中(如多层和声、密集乐器)的人声分离准确率达 85%,音质损耗控制在 10% 以内,优于同类工具平均水平。
  • 随机生成与创意激发:提供 “随机风格” 功能,用户可点击生成未知风格音乐,帮助突破创作瓶颈,日均激发创意超 2 万次。

2. 用户体验优化

  • 可视化参数面板:通过滑动条调节 BPM、情绪强度,实时预览乐器组合效果,非专业用户也能直观控制音乐风格。
  • 数据安全与隐私:用户上传的歌词 / 音频仅用于当次生成,不存储历史记录,付费用户数据加密处理,保障原创内容安全。

六、版权政策与合规性

  • 版权归属
    • 免费版:用户对生成内容拥有个人使用权,版权归平台所有,禁止商业用途。
    • 付费版:用户获得完整版权(可商用),平台仅保留非独家使用权,支持下载含用户信息的 “商业许可证”(PDF 格式),明确授权范围(如广告投放、流媒体发行)。
  • 侵权防范:内置音乐指纹检测系统,自动过滤与现有版权音乐相似度超 80% 的生成结果,企业版提供人工版权核查服务。

七、用户评价与市场反馈

  • 正面评价
    • 短视频创作者:“每天 5 次免费生成足够日常使用,生成的电子风 BGM 完美适配我的 TikTok 视频,再也不用担心版权问题!”——@小宇同学(粉丝 50 万)
    • 独立音乐人:“AI 歌词生成器的押韵建议非常实用,结合人声移除工具,我现在能快速制作 Demo 给唱片公司,效率提升 50%。”—— 李然(原创歌手)
    • 游戏开发者:“定制模式支持选择特定乐器,生成的中世纪民谣完美匹配游戏中的村庄场景,节省了数万元的配乐预算。”——GameStudio X 团队
  • 改进建议
    • 部分用户希望增加乐器选择(如小提琴、萨克斯)和编曲细节调节(如和弦走向、节奏型);
    • 期待移动端 App 上线,实现手机端实时创作(当前仅支持 Web 端)。

八、发展规划与潜在挑战

1. 未来功能路线图

  • 2025Q2:上线 “AI 编曲编辑器”,支持手动调整和弦走向、乐器音量,导出分轨 STEM 文件(需高级版权限)。
  • 2025Q3:推出 “艺术家风格迁移” 功能,输入参考曲目即可生成相似风格音乐(如 “周杰伦式中国风”“泰勒・斯威夫特抒情风”)。
  • 2025Q4:开发移动端 App(iOS/Android),整合生成、编辑、分享功能,支持手机端无损下载与社交平台一键发布。

2. 挑战与应对

  • 专业功能不足:当前编曲复杂度有限,计划引入真实乐器采样库,与 Ableton Live、FL Studio 等专业软件实现工程文件互通。
  • 版权争议风险:加强与环球、索尼等版权方的合作,建立 “原创音乐认证体系”,为付费用户提供区块链存证服务。

九、总结

  • AI Make Song 以 “简单、快速、多场景” 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双模式生成系统与多功能工具矩阵,降低音乐创作的技术与成本门槛,成为连接普通用户与音乐产业的桥梁。其免费版吸引海量流量,付费版满足专业需求,尤其在短视频、游戏、广告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尽管在编曲深度和移动端布局上仍有提升空间,但其 “技术普惠” 的理念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使其在 AI 音乐生成赛道中占据 “实用工具” 的重要地位,有望成为内容创作者的标配选择。

相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