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力学

“AI+”给课堂带来新奇体验 大学新生“尝鲜”人工智能通识课

2024年秋季学期起,市属公办高校面向近5万名大一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学期过半,记者探访发现,除了通识基础课,各校还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出...

聚焦智慧民航|人工智能:推动民航业发展的新一代“隐形引擎”

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AI)技术正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力,为各行各业注入变革的动力。在民航业,AI被视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一代“隐形引擎”——那些看...

北京发布首个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103所学校入选智慧校园

10月26日,2024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发布,明确人工智能在6大重点教育领域29个典型场景的应用规范,指导学校和...

北京:明年大中小学普遍开展人工智能应用

昨日,在2024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该《指南》是由北京市教育行...

诺贝尔奖是AI发展的里程碑时刻!DeepMind联创Hassabis获奖后最新专访

今年的诺奖将物理和化学两个领域的奖项都颁给了AI成果,这究竟代表着怎样的含义,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Demis Hassabis在本次专访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0月...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发现5颗行星

记者10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的超短周期行星。其中4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

女性数学家获奖、暂不增设AI奖项,今年科学探索奖有这些新亮点

“我从事‘深地岩体力学’研究,可以说此生与岩石结下了不解之缘。深地工程科学的前沿探索,基本都在地壳的岩石中进行,而且越往深处走就越难。” 10月19日,在科...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发现5颗行星

记者10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的超短周期行星。其中4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

【光明日报】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发现5颗超短周期系外行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成功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5颗直...

【中国青年报】我国科学家用人工智能发现超短周期行星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创新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并成功在开普勒卫星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
134353637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