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寻
Yann LeCun:今天的AI比猫还笨,自曝早已放弃大模型
在AI圈里,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是一个典型的异类。 当众多技术专家坚信,沿着当前的技术路线,AGI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时,Yann Lecun却一再提出异议。 在与同...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发现5颗行星
记者10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的超短周期行星。其中4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
ESG专访 |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韦洛索:人工智能耗能巨大,需通过可持续的方式发电
10月16日,在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韦洛索教授(Prof.Francisco Veloso)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尽管政府需要通过政策监督和激励措施来...
专家解读诺奖:AI目前还仍未真正影响到物理学,短期看AI是一种“泡沫”
北京时间10月9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其中,丹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和约翰·乔普(John M. Jumper)两位...
【光明日报】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发现5颗超短周期系外行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成功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5颗直...
国产通信产业链发力AI基础设施,探路交互范式新机遇
在AI大模型持续发展趋势下,通信产业链厂商也面临新的发展机会与挑战。一方面,AI为通信技术本身的迭代演进打开更大商业化空间;另一方面,通信在大模型中也...
当AI成了“人间清醒”,人的价值何去何从?
近日,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奶奶级”人生导师账号,这些账号通过动漫奶奶形象搭配清醒语录,迅速走红。“奶奶”账号凭借奶奶“智慧”“慈爱”的形象...
【中国青年报】我国科学家用人工智能发现超短周期行星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创新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并成功在开普勒卫星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
我国科学家用人工智能发现超短周期行星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创新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并成功在开普勒卫星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
快手磁力引擎:以AI激发内容创作与营销的无限可能
当下,AI的爆发式发展为营销行业带来变革与新生,如何借助AI提升营销效率、收获高效增长,成为品牌探寻流量、把握风口的关键。 近日,快手受邀亮相2024“迈向A...